5月7日,深圳小家電跨境電商公司晨北科技(VeSync),正式從港股退市,其股票交易正式終止。
公開資料顯示,晨北科技創立于2011年,專注于智能家居設備和智能小型家用電器的研發、生產和銷售,其產品主要面向北美、歐洲、亞洲等全球市場。公司旗下擁有多個知名品牌,包括家具環境品牌Levoit、廚房電器品牌Cosori、健康智能設備品牌Etekcity和寵物智能設備Pawsync。
2020年12月,晨北科技的母公司VeSync在港交所成功掛牌上市,市值一度突破260億港元,并吸引高瓴資本、蘭馨亞洲等頂級投資機構加持。然而,短短五年后,創始人楊琳卻以9.4億港元贖回股權,完成私有化,主動按下退市鍵。
值得關注的是,與眾多因經營不善、業績慘淡而被迫退市的企業不同,晨北科技確是在營收凈利雙增長的大好局面下,毅然決然地選擇了“激流勇退”。
這一反常之舉不禁讓人疑惑:一個業績表現可圈可點的企業,為何要主動從資本市場抽身?這背后,究竟隱藏著怎樣的戰略考量?
業績亮眼下的“隱憂”,盈利波動與低估值困局
財報顯示,2024年晨北科技營業收入為6.52億美元(約合人民幣47億元),同比增長11.5%,歸屬母公司凈利潤9304.8萬美元(約合人民幣6.2億元),同比增長20.1%。
晨北科技亮眼的業績背后,實則暗藏隱憂,細看其過去幾年的歸母凈利潤數據——2020年0.55億美元、2021年0.42億美元、2022年虧損0.16億美元、2023年0.77億美元、2024年0.93億美元,波動較為明顯。
這種盈利不穩定的表現,在港股市場中引發了投資者的擔憂。晨北科技市盈率長期低于10倍,甚至出現交易量為零的情況,說明資本市場對其成長性和盈利能力存在質疑。
對于一家以智能家居為核心戰略的企業來說,這種短期盈利導向的估值邏輯顯然難以匹配其長期投入和品牌生態建設的需求。
貿易戰陰影持續,關稅成本成“達摩克利斯之劍”
仔細分析晨北科技的業績結構,不難發現其市場高度集中于北美。2024年北美貢獻營收高達4.81億美元,占總營收的73.6%。
隨著中美貿易摩擦持續發酵,尤其是特朗普政府重啟高額關稅政策,盡管最新協議將稅率由24%降至10%,但未來政策走向仍充滿不確定性,成為懸在企業頭頂的“達摩克利斯之劍”。
作為一家采用代工模式的小家電企業,晨北科技的成本結構本就較為復雜,關稅變動不僅影響自身利潤,也牽動整個供應鏈的利益分配。
面對日益加劇的外部壓力,公司管理層意識到,若繼續受制于資本市場對短期財務指標的過度關注,可能無法靈活應對未來可能出現的更大沖擊。
退市背后的深層邏輯,應對不確定性,掌握主動權
選擇私有化后,晨北科技獲得了更大的自主性來優化其供應鏈布局(例如拓展東南亞生產能力)、調整稅務結構,并探索品牌并購以應對關稅風險等。此外,公司不再受制于季度財報和股東預期的限制,退市后的晨北科技能夠更加自由地專注于產品研發、品牌整合以及海外市場的深入開發。
截至目前,晨北科技已成功建立起四大核心品牌矩陣:
Levoit:致力于家居環境優化,2024年實現營收4.24億美元。據Circana統計,其空氣凈化器和加濕器在美國市場分別占據了33%和23.3%的銷售額份額,并在歐洲多國亞馬遜渠道中穩居首位。
Cosori:專注于膳食健康領域,其空氣炸鍋在西班牙、挪威等歐洲國家市場份額領先,2024年品牌營收達到1.65億美元。
Etekcity:深耕健康監測行業,旗下智能體脂秤連續多年蟬聯亞馬遜暢銷榜榜首,至今仍保持美亞BS品類第一的位置。
Pawsync:關注寵物智能生態系統,榮獲Amazon’s Choice認證。
這些品牌已形成協同效應,共同構建起覆蓋家庭多場景的智能家居生態體系。當前,智能家居行業的競爭正從單品突破轉向生態系統的較量。未來的決勝關鍵,不再僅僅取決于某一品類的銷量,更在于誰能更廣泛、深入地滲透用戶生活場景,打造真正互聯互通的智能生活方式。
從這個維度來看,晨北科技的退市看似突然,實則有著深思熟慮的戰略考量。在全球智能家居競爭的下半場,這場“戰略轉身”或許正是為更關鍵的戰役積蓄能量。盡管資本市場的鐘聲已然遠去,但圍繞品牌生態的真正較量,才剛剛拉開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