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太陽雨低碳園區綜合能源技術交流會在青島成功舉行。會議期間,與會人員實地觀摩了 “青島綜合立體交通產業示范園項目”,太陽雨集團銷售公司副總經理黃銀川、太陽雨集團山東公司工程總經理房澤江對該項目進行講解,并就太陽雨綜合能源解決方案在低碳園區領域的創新實踐與應用與參會合作伙伴展開深入交流,得到了合作伙伴的高度認可。
青島綜合立體交通產業示范園作為山東省交通行業的首個智慧產業園區,占地面積達 22,016㎡,建筑面積為 48,482.3㎡。該園區以“綜合立體”為設計理念,底層公共交通層、中層企業平臺層、上層屋頂花園層,多級互動,同步配套園區餐廳、共享展廳及會議室、健身場館、交通微樞紐等,形成立體復合的交通產業園區。
在規劃過程中,園區面臨著一系列能源供應難題。市政熱力管網覆蓋、管網初裝投資高;除冬季供熱需求外,還具有夏季制冷需求;園區建筑分散且功能區種類多,需結合場景滿足不同用能需求;園區建筑屋頂面積大(約5000m²),且屋頂空置率高;作為示范園區,有“碳中和”園區認證需求等挑戰。
針對園區復雜多樣的能源需求,太陽雨工程師團隊深入調研,為園區量身定制了“光伏發電+低溫空氣能冷暖水循環機組+熱泵多聯機”解決方案。
針對園區的制冷和供暖需求,園區共安裝了 16 臺 120P 的低溫空氣能冷暖機及 14 臺空氣能熱泵多聯機。結合園區各種建筑不同的用能需求,以各樓層、獨棟不同單元為單位,分別匹配建設系統能源站,這一創新方案不僅更貼合園區復雜的用能需求,而且在使用上更加靈活高效。
同時,為助力園區實現“碳中和”認證,太陽雨還為其安裝了 862kWp 的光伏系統,屋面采用辦公樓屋頂安裝形式;并網類型為低壓并網,自發自用余電上網。該光伏系統每年發電量可達 96 萬 kWh,相當于節煤 308 噸,減排 CO₂ 560 噸。這一舉措充分利用了園區屋頂的空置面積,將閑置空間轉化為綠色能源生產基地,顯著降低了園區的用電成本,同時兼具節能減排的生態效益。
經過測算,太陽雨綜合能源解決方案相較于傳統的 “多聯機 + 市政供熱” 方案,造價節省了 23%,全年運行費用166萬元,相較傳統方案節省了 22%。這一成本優勢,不僅為園區建設方減輕了初期投資壓力,更為園區在長期運營過程中降低了能源開支,提升了整體運營效益。此外,該項目更被中國制冷學會評為 “2024 中國熱泵產業優秀技術應用案例”。
此次技術交流會的成功舉辦,不僅展示了太陽雨在低碳園區綜合能源解決方案方面的領先技術和實踐成果,更以青島綜合立體交通產業示范園項目為藍本,為行業樹立了低碳園區建設的全新標桿。未來,太陽雨將通過持續創新,拓寬清潔能源在更多領域的綜合應用范圍,為實現節能降碳目標貢獻更多力量,助力國家 “雙碳目標” 的早日達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