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珠峰極限驗證到零碳實驗樓的全鏈路創新 央視鏡頭下的“數智化工廠”,揭開智能制造新范式
近日,央視CCTV4《民營向“新”力》專題報道將鏡頭對準了太陽雨連云港總部基地的空氣能熱泵工廠。只見報道畫面中,12條自動化產線如同精密齒輪般咬合運轉,68臺工業機器人揮舞機械臂,完成焊接、組裝、檢測等工序,95%的關鍵流程已無需人工干預。在質檢工位,搭載紅外傳感器的機器人正對空氣能熱泵進行“全身掃描”。
連云港基地常務副總經理魏建華說,“我們會把自動判定的邏輯,輸送到設備裝置里,通過設備來自動判斷它的參數是否滿足機器的性能,這樣就減少了因為人的失誤而導致不合格產品的流出!
過去靠老師傅憑經驗,現在數據說了算;貧鉁囟、排氣壓力、功率參數等15項指標實時上傳至云端平臺,系統自動判定合格與否。不僅僅是質量管控一項,企業的“數字孿生工廠”已覆蓋計劃排程、質量追溯、設備維護、供應商、管理等七大系統,通過智能算法,生產計劃可動態調整以應對訂單波動。
“我們通過智能制造運營平臺數字化管理,實現了生產計劃智能排程,生產的柔性制造,質量的智能檢測追溯,能源的動態優化,設備的預測性維護,安全環?梢暬瘜崟r監控,智能 AGV 物流等制造模式的變革,使得我們工廠產值增長到 4.5 億,效率提升34%,實現了數字驅動制造經營的提效!
珠峰級品控:從世界之巔到-60℃實驗室的多重極限驗證
太陽雨空氣能的專業制造能力,不僅體現于數智化和高效率,更在于其對產品極端應用環境的“預演能力”,以及對產品極限性能的“自我驗證”。
2023-2025年,太陽雨空氣能連續三年入駐海拔5200米的珠峰大本營,克服超高海拔、超低含氧、超低環溫、超大溫差、超強紫外線、超大風力和雨雪多變的極端復雜環境條件,為國內外珠峰攀登者提供穩定的清潔供暖,并且通過了中國電研CVC威凱為期30天的實地運行監測,各項指標優異,不僅開創了行業先例,也創下“世界海拔最高空氣能應用項目”紀錄。
與此同時,2025年3月,太陽雨斥資2億元建成的行業首座零碳實驗大樓在連云港總部基地正式啟用。大樓集成了國內首座-60℃超低環溫1200kW大容量(200HP)綜合性能實驗室、熱泵行業獨有的戶用和商用長期運行可靠性實驗室、領先國際標準的30kW和80kW熱泵焓差實驗室群組,以及精密級半消音實驗室與極端氣候模擬實驗室等30個行業一流熱泵實驗室,形成覆蓋-60℃至55℃全溫域、全工況的研發測試矩陣;
此外,太陽雨空氣能已經完成西藏珠峰、黑龍江漠河、新疆尼勒克、山東長島等與空氣能產品性能相關的極限環境的產品和技術實地驗證,構建了覆蓋九大典型氣候區的全域適應性解決方案。這也正是太陽雨空氣能喊出“珠峰好用全球好用”的底氣來源。
綠色制造革命:零碳實驗樓的行業范式意義
早在2020年,太陽雨連云港總部基地便被工信部認定為“綠色工廠”,2024年又被中國質量認證中心認定為“近零碳工廠”,均為行業首家。這是太陽雨將“產品低碳”升級為“制造零碳”的權威認證,而零碳實驗大樓的建成,則進一步夯實了太陽雨“零碳家庭、零碳建筑、零碳園區”的技術藍圖。
零碳實驗大樓投資2億元,項目以"零碳建筑"作為設計和建設標準,集成1.17MWp外墻BIPV光伏和屋面分布式光伏發電系統、800kW/1720kWh鋰電池儲能系統。建筑全年制冷和采暖由1臺高效磁懸浮地源熱泵機組+8臺60匹高效空氣源熱泵+1000m³分層蓄熱蓄冷鋼罐耦合系統提供,建成后形成“電網、熱網、冷網”三網合一的“源網荷儲”綜合低碳能源解決方案應用場景,有效降低企業能源使用成本。而且通過這一創新,每年可減排約1196噸二氧化碳,在實踐中塑造了綠色制造園區的近零排放典范。
從“制造”到“智造”,中國清潔能源的全球化答卷
在央視鏡頭記錄的機器人舞動背后,是太陽雨空氣能以“實驗室預演極限、工廠兌現可靠性、珠峰驗證普適性”構建的空氣能品質鐵三角。當“價格戰”、“行業內卷”的聲音在行業中甚囂塵上之時,太陽雨空氣能已用珠峰級品控和零碳制造證明:新質生產力的核心,是將極端環境的技術儲備轉化為普惠市場的成熟產品。今年5月13日,太陽雨在河北清河縣單場活動便銷售空氣能273臺便是力證,更有越來越多的“太陽雨空氣能村”在不斷出現。
未來的太陽雨空氣能,對內將持續培育、發揮渠道和團隊推廣優勢,加速空氣能熱泵在國內市場的普及應用,助力廣大用戶的美好生活;而對外,太陽雨空氣能將順應國家的品牌出海號召,從產品、技術再到服務,甚至是先進制造模式的輸出,進一步向全球用戶展現中國的清潔能源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