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家歡樂幾家愁,這句話或許是對家電上市公司今年一季度業績的真實寫照,其實從進入2024年之后各個家電品類的市場走勢,就可以窺見相應領域內上市公司的收入與利潤狀況。但沒有想到的是,無論是產品格局還是品牌分布,在今年1至3月份的表現會出現巨大的分化。
由于各個家電上市公司在業務范疇、主營產品、區域分布、產銷模式等等存在著明顯差異,績效藉此出現分野也是在所難免。綜合而言,整個家電行業盡管已經步入了存量化博弈階段,不過在多個細分領域仍然存在著些許紅利,而以產品更新換代為主導的結構化升級正在驅動市場出現新一輪的變化,這些變化及其規律都體現在了各個上市公司已經公布的數據上。
大白電平穩向上
2024年前面幾個月空調市場的出貨量保持著持續增長的勢頭,冰箱、冷柜和洗衣機產品的產銷規模也處于一個穩定向上的態勢,以這些品類為主營業務的企業在一季度的業績表現都較為出色。
美的集團的2024年一季報顯示,報告期內實現營收1065億元,同比增幅為10.19%,史上首次在第一季度將營收規模突破千億元,這在整個行業也是第一次出現;同期實現歸屬上市公司股東凈利(以下簡稱:歸凈)90億元,同比增長了11.91%。
海爾智家的業績同樣靚麗,一季度營業總收入達到了689.8億元,同比增長了6%,實現歸凈47.7億元,同比增長幅度高達20.2%。以空調為主營業務的格力電器在今年一季度無論是營收還是歸凈也都呈同比增長態勢,365.96億元的營業總收入同比增長了2.53%,而同期內實現歸凈46.75億元,相較于去年同期增長了13.77%。
這一點在長虹美菱身上也得到了體現,該上市公司一季度實現營收59.4億元,同比增長18.20%;同期歸凈為1.56億元,同比增幅為26.93%。還有海信家電,據其已經公布的一季報顯示,報告期內實現營業收入234.86億元,同比增長幅度為20.87%,歸凈增長幅度更大,9.81億元同比增幅高達59.84%。
還有澳柯瑪,盡管營收規模和凈利潤都不到,然而25.58億元的營收和3196萬元的歸凈分別同比增長了2.95%和5.38%。奧馬電器在今年一季度的表現也很突出,41.98億元的營業收入同比增長了24.60%,而2.25億元的歸凈增幅為27.83%。
上述這些企業還有一個特點,那就是海外市場的拓展及相應的績效增長非常明顯,家用空調行業從去年7月份開始至今出口端每個月的規模都出現了增長,除了在國內市場不遺余力地進行以舊換新激活存量需求之外,更是在全球化布局和業務拓展上實現了大跨度的突破。
廚電及生活小家電境況不一
作為煙機灶具領域的頭部企業之一,老板電器在今年一季度的表現較為穩定,據其公布的一季報顯示,報告期內實現營業收入22.37億元,同比增長了2.75%,歸凈為3.98億元,同比增幅也僅有2.49%。華帝股份交出了一份火紅的一季報,第一季度實現營業收入13.81億元,同比增幅達到了15.6%,歸凈為1.24億元,同比增幅度為34.61%。
與此類似的還有萬和電氣,一季報顯示,2024年前三個月的營收為19.8億元,同比增長了23.53%;同期實現歸凈1.66億元,同比增幅較為可觀,達到了34.69%。九陽股份和蘇泊爾同樣保持著增長態勢,前者一季度營業總收入為20.65億元,同比增長了9.15%,實現歸凈1.3億元,同比增幅是7.06%;后者在今年前三個月實現營業收入高達53.78億元,同比增幅達8.38%,同期內的4.7億元歸凈增長了7.23%。
萊克電氣在2024年一季度也表現出積極向上的勢頭,報告期內實現營收入23.13億元,同比增長11.68%,同期實現歸凈2.72億元,同比增幅為36.06%。石頭科技的一季報也頗為靚麗,今年前三個月的營收和歸凈增長都非常大,18.41億元的營業收入同比增長了58.69%,而3.99億元的歸凈增幅高達95.23%。與此類似的還有新寶股份,據其一季報顯示,一季度營收規模34.74億元,同比增長了22.79%,歸凈為1.73億元,同比增長了24.74%。
但并不是所有的廚電、小電和生活電器類上市公司在今年一季度都保持著集體上升的勢頭,小熊電器2024年一季度的表現并不盡如人意,該上市公司2024年前面三個月的營業收入為11.94億元,同比下降了4.58%,同期實現歸凈為1.51億元,同比降幅為8.53%。還有日出東方,一季度7.3億元的營收同比下降16.25%,而報告期內還出現了虧損,虧損額度為5238.36萬元,歸凈同比降幅高達386.66%。
集成灶版塊這幾年一直是在負重前行,2024年第一季度的行業環境仍然沒有得到有效改善,該行業的四大上市公司無論是營業收入還是歸凈在一季度都出現了全面下滑。
其中火星人的一季報顯示,報告期內其實現營業收入3.48億元,比去年同期下降了15.44%,0.37億元的歸凈同比下降了24.52%;浙江美大同樣是如此,2.73億元的營收同比下降19.39%,0.77億元的歸凈同比下滑23.34%。
帥豐電器一季度營收為1.17億元,歸凈為2223萬元,同比降幅分別是32.96%和44.50%;億田智能一季度的營業收入是1.27億元,歸凈僅為452.71萬元,同比下滑的幅度分別是44.49%和88.88%。盡管所有的集成灶上市公司都實現了盈利,但是無論是營收還是歸凈的下滑幅度都很明顯,這也反映出該細分領域后期仍將承受著較重的壓力。
彩電行業持續承壓
不僅僅是集成灶領域,過去這么多年來,彩電行業也面臨著類似的境況,移動終端對電視機行業帶來了巨大的沖擊和強大的替代效應,國內市場無論是出貨和零售的數據均不甚理想。
海信視像公布的一季報顯示,盡管在報告期內的營業收入達到了127.02億元,同比上升了10.61%,然而同期內的歸凈為4.67億元,同比出現了24.81%的降幅。創維數字的一季報折射出了彩電行業的窘境,報告期內22.84億元的營業收入下滑了2.50%,1.06億元的歸凈同比下降了9.51%。
深康佳A在今年第一季度的營業收入是24.63億元,同比降幅為46.47%,而同期虧損5.1億元,歸凈的降幅達到了434.49%之巨。四川長虹的營收和歸凈在今年前三個月倒是都出現了增長,237.71億元的營收增長了3.61%,1.76億元的歸凈增長了111.77%。
TCL科技在2024年一季度的營收是399.08億元,同比增幅不大,僅為1.18%,而報告期實現的歸凈為2.4億元,同比出現了143.7%的增幅。但是,今年一季度的TCL科技的半導體業務營收增幅達到了54.58%,對其整體業績的增長起到了明顯的推動作用。
上述提到的所有上市公司及其相應財務數據只是家電行業各個品類在今年一季度整體走勢的代表,考慮到具體的競爭格局及市場博弈,有些企業在市場環境并不十分惡劣的態勢下營收和凈利其實也未必會出現增長。以雪祺電氣為例,該家新晉上市企業今年一季度實現營收4.36億元,同比降幅僅為0.88%,同期實現歸凈1758萬元,同比降幅是4.68%。
整體而言,國內家電市場曾經持續高增長的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了,產品更新換代、依舊換新、消費升級和分層是主趨勢,細分賽道還具備一定的紅利,德爾瑪在今年一季報營收和凈利的雙增便是案例。還有在商用空調、冷凍冷藏、環境設備同樣擁有豐富的機會,英維克在2024年一季度優越的業績表現就是例證。
在這些偏向于B端業務的上市公司較多,也就不一一例舉。事實上,包括美的集團、格力電器、海爾智家、TCL科技等在內的大型上市公司,都在紛紛以科技化、全球化作為戰略指向,也都在B端業務上投入更多的資源,這也從另外一個層面反映出了國內家電市場的存量化特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