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國彩電行業再次呈現“冰火兩重天”的態勢。TCL電子表現最為亮眼,全年營收達993.2億港元(約933.6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25.7%,凈利潤增速更是高達123.6%,領跑行業;海信視像穩健增長,營收585.3億元,同比增長9.17%,展現較強的抗風險能力;創維集團遭遇“雙降”,營收下滑5.8%,凈利潤縮水34.3%,轉型壓力凸顯;深康佳A形勢最為嚴峻,營收驟降37.7%至111.1億元,歸母凈利潤虧損擴大至33億元,經營現金流凈額大幅萎縮68.6%,生存挑戰加劇。
聚焦彩電核心業務板塊,TCL電子大尺寸顯示業務收入601.08億港元(約565億元人民幣),同比大增23.6%,成為業績增長的主要驅動力;海信視像的智慧顯示終端業務收入達466.3億元,同比增長14%,占總營收比重高達86%,顯示出極強的業務專注度;創維智能電視業務雖實現10%的增長,達到208億元,但未能彌補其他業務的下滑;康佳彩電業務收入50.28億元,6.78%的增速難以扭轉整體頹勢,僅45%的營收占比也反映出其多元化轉型尚未取得實質性突破。
大屏化戰略成效顯著,頭部企業搶占高端市場
從各家企業財報中可以看到,大尺寸電視已成為行業增長的核心引擎。海信系電視在100吋及以上產品市場占據絕對優勢,零售量與零售額占有率分別高達41.05%和46.62%,同時在75+、85+、98+英寸細分市場均保持行業第一。
TCL同樣在大尺寸領域收獲頗豐,2024年,TCL國內市場電視出貨平均尺寸同比進一步提升1.9吋至63.3吋,海外市場的平均出貨尺寸亦同比提升1.5吋至49.4吋;65吋及以上電視全球出貨量同比增長21.3%,75吋及以上增幅更達39.8%。
即便整體業績承壓,創維的100吋壁紙、全面薄、世界觀三大系列產品在零售市場也有著強勁表現;康佳也在積極布局大屏化,推出的天鏡Mini AI-LED A8系列,提供75英寸、85英寸、100英寸和110英寸等多種超大尺寸選擇,滿足消費者的個性化需求。
這一趨勢表明,隨著居民居住條件的改善和消費升級趨勢的加強,消費者對于家庭影音體驗的追求不斷提高,電視尺寸持續增大。大屏電視不再是遙不可及的奢侈品,而是逐漸成為品質生活的標配。那些能夠提前洞察這一趨勢,持續投入資源進行大尺寸產品研發、生產與推廣的企業,已經成功建立起先發優勢,在市場競爭中占據有利地位。
技術創新構筑壁壘,Mini LED等新型顯示技術成競爭焦點
彩電行業的高端化進程,不僅體現在尺寸的增大上,更體現在顯示技術的持續革新。當下,Mini LED、Micro LED 等新型顯示技術,已成為行業技術競爭的核心戰場。
海信圍繞ULED、Micro LED、激光顯示三大核心技術加速平臺創新,在RGB-Mini LED、Micro LED系統方案等領域實現行業引領;TCL Mini LED電視全球出貨量突破170萬臺,同比激增194.5%,市占率躍升至28.8%,超越三星登頂全球第一;康佳推出23萬分區的110吋Mini LED電視A8 PRO,并發布搭載ME柚OS系統的A6系列,實現跨生態交互。
值得關注的是,AI 技術正深度融入電視產品。海信視像依托自主研發的信芯 AI 感知芯片,結合星海大模型以及Ju Cloud 的海量數據,讓AI電視具備更強的指令理解與執行能力,還擁有自我學習和主動服務的特性;TCL TSR 獨立畫質芯片在加入大模型支持后,實現全域信息采集、全維圖像分析、全境畫質增強,大幅提升畫質體驗;康佳積極投身AI賽道,重磅發布自研的“AI ERA 人感大模型”,將人機互動體驗提升到新的智能化高度。
這種產品“AI化”與高端化相互促進的趨勢,為彩電產品賦予了更高的附加值和差異化競爭力。技術領先的企業能夠通過創新不斷刷新高端產品的標準,從而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保持溢價能力和利潤水平。
全球化布局對沖國內壓力,海外市場成增長新引擎
當前,國內電視市場已進入存量競爭階段,銷量增長持續承壓。奧維云網數據顯示,2024年國內彩電零售量同比微降1.8%至3086萬臺,但零售額逆勢增長15.7%,達1271億元。這一“量減價增”趨勢表明,消費者對高端化、大屏化、智能化產品的需求持續提升,行業競爭正從“價格戰”轉向“價值戰”。
面對國內增長瓶頸,頭部企業紛紛加快全球化布局步伐。2024年TCL電視全球出貨量達2900萬臺,同比增長14.8%,創歷史新高,其高端系列產品Mini LED電視的全球出貨量同比飆升194.5%。海信視像在北美市場高端化成效顯著,Mini LED機型占比提升至7.5%,65英寸以上產品占比達22.1%;歐洲市場則依托體育營銷,銷量穩居前三,銷售額排名躍升至行業第三。
全球化不僅帶來了規模擴張,還實現了資源配置的優化。通過全球研發、制造和銷售的協同,頭部企業能夠更好地應對區域市場波動,降低單一市場風險。同時,在歐美等發達市場,高端大屏產品往往具有更好的接受度和利潤空間,這進一步放大了技術領先企業的優勢。
然而,步入2025年,特朗普政府加征“對等關稅”,給中國彩電企業出海增添了新的阻礙。此前,部分企業通過在墨西哥、越南等海外地區設立生產基地,試圖規避貿易風險,但此次加征關稅范圍廣泛,不僅針對中國原產產品,還涉及從一些東南亞國家進口的產品,使得企業原有的海外產能布局優勢受到削弱。
2025年,中國彩電行業在國內層面,繼續受益于以舊換新和消費補貼等政策,但內需增長動力不足,政策刺激效應逐漸減弱,市場競爭仍圍繞存量展開;海外市場方面,國際經濟環境復雜多變、貿易保護主義抬頭、全球市場需求波動,諸多不確定性因素給中國彩電企業的海外拓展之路蒙上陰影。在此復雜形勢下,中國彩電企業未來發展充滿變數,如何在困境中找準方向、實現穩健發展,成為亟待破解的關鍵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