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我國河南、山東等地高溫預警頻發,空調行業期盼的暴熱終于來臨。同時,以舊換新、618年中大促正激發市場新的需求。多方利好因素下,空調市場真的爆發了嗎?空調行業的壓力真的緩解了嗎?經銷商給出的答案并非肯定。
“靠天吃飯”“一熱解千愁”“空調農民”,這些空調人吐槽、自嘲之詞都反映出了天氣對空調市場的影響之深。6月中,高溫天氣已經光顧河南、山東等地,但是這只是區域性的高溫。筆者從一位北京地區經銷商張總處了解到,今夏的空調旺季還未到來。
“現在的銷售只能說還行吧,主要是晚上不是太熱,最近晚上經常下雨,晚上不熱的話,空調需求就沒那么明顯了。”張總早在5月就開始關注天氣預報,但是,直至6月,天氣對空調市場并未有明顯的積極作用。
天氣因素可遇而不可求,但是618年中大促已經成為約定俗成的營銷節點,以舊換新風潮正在席卷整個家電行業,因此,今年的空調旺季市場也格外熱鬧。行業各大品牌都投入前所未有的資源,加碼以舊換新活動,且優惠覆蓋面廣、售后服務升級。
“現在以舊換新活動下,每臺空調的各種補貼很多,但也是帶來一個問題,價格亂象。”張總四個字總結了以舊換新包裝下的“價格戰”。
“現在行業頭部品牌都推出了特價機型,以前2800以上的機子,現在只要2300多,甚至還有1800多的機器。這么一來下面的品牌只能跟著降價,不然沒有生存空間,甚至有二線品牌每個月都在降價,小品牌是更別說了。”
“市場是真的差,但是不降價銷量下滑太厲害了。然而價格越是降客戶越不敢進貨。”降價對于代理商而言,是不得已為之。
一直以來,空調行業主導品牌的產品均價保持高位,給二三線品牌留出足夠的價格騰挪空間,但是降價、促銷等旺季營銷活動下,這一行業生態正在被打破。
“估計這波價格亂象會淘汰一部分客戶,尤其是那些純靠低價進入市場的雜牌。”
從空調行業排產來看,據產業在線公布數據,今年上半年排產保持的上升勢頭,行業擴充熱情依舊,今年1-5月,國內市場的出貨量也是創下了歷史新高。出貨端與零售端走勢的背離,由此也形成了巨量的商業庫存。
5月底,在筆者走訪市場時,一位空調工廠負責人表示:“現在開始,就算行業一臺空調也不生產,也足夠今年下半年的市場銷售了。”而現在,張總也表達了同樣的看法:“現在行業里的庫存都是夠賣的了,已經有不少工廠包括我代理的品牌廠家,都在縮減排產,除非出口做得好的企業還在全力生產。”
618疊加以舊換新,當下的空調市場喧囂不已,經銷商對市場的反饋卻頗為冷淡,紛亂的市場給予經銷商壓力的同時,也在激發他們的積極性。
“從目前情況來看,今年任務想要達到與去年持平會比較吃力,那我們只有多跑動,投入更大力氣維護客戶。”從“坐商”轉變為“跑商”,這點已經成為經銷商的共識,在終端需求匱乏的當下,經銷商正在更加積極主動走近客戶、服務客戶、挖掘市場,擴大業務的廣度與深度,以達到銷售規模的穩定與增長。
正如本文中張總所言:“行業和市場亂的時候有好多機會。”
2024年,張總公司在原有的代理區域上擴大了范圍,他表示:“我們這還有空白區域,存在發力空間,現階段雖然零售不太行,但是我們就是要堅持圍繞客戶做工作,不管業績如何,都先把客戶連接上,為后期市場拓展做準備。”
另外,他還增加了頭部品牌的中央空調業務。“在接觸項目時,頭部品牌具有一定拉力,而且價格靈活,這就會存在更多的機會。”
需求低迷、原材料價格攀升、庫存壓力巨大、行業再現產能擴張品牌進入潮,空調行業的供給與需求背道而行。然而慶幸的是,今年夏天的高溫正在一波波來襲,從宏觀環境來看,以舊換新政策步步推進、房地產政策放寬,更新與新增需求會逐步釋放。更值得肯定的是,面對各方壓力,在感嘆之外,經銷商正在付諸加倍的努力。